联系我们

小丸工具箱官方网站

小丸工具箱拖拽(小丸工具箱视频拖不进去)

发布者:小丸工具箱发布时间:2022-11-23访问量:206

每天耕耘最有趣、最实用小丸工具箱拖拽的心理学

每天耕耘最有趣、最实用的心理学

今天讲的这桩奇案前后经历小丸工具箱拖拽了6次反转,堪称史上最烧脑的悬案,其跌宕起伏的程度堪比电影,甚至电影都不敢这么拍,成了当时半个世纪的未解悬案。

在1970年6月的一个下午,新西兰普克卡瓦警局接到了来自当地农场主的一个报警电话。农场主叫欧文·普里斯特,他向警方在电话中大喊: “他们不见了,满屋子都是血。”

在了解清楚情况后,警方得知是该农场主的邻居夫妇失踪了,邻居家的客厅留下了斑斑血迹。在报警时,农场主欧文的身边还站着一位老者,叫莱纳德·登勒,是失踪夫妇的老丈人,当时他手里还抱着夫妇一岁半的孩子。

那么,在案发当天到底发生了什么呢?

在警方梳理多方面信息后了解到,当天上午,老丈人莱纳德接到一名谷物收购商打来的电话,说他最近在和老丈人莱纳德的女婿大卫谈谷物收购的事宜,但最近几天他突然联系不上大卫了,想打听他的下落。

在听到这个电话之后,莱纳德出发去几公里外的女婿家看情况。他敲了很久门,始终无人应答,于是他着急地从后门地毯下找出房子的备用钥匙。

当大门打开的那一刹那,一股嗤鼻的血腥味扑面而来,眼前的一幕更是让他整个人呆住了。

客厅地板上、沙发上、甚至天花板的墙壁上都有喷溅的血迹,并且血迹早已干涸。更难以置信的是,莱纳德的女儿和女婿也不在屋中,下落不明。目睹了这个惨况,莱纳德恐慌地跑到女儿房子的邻居家,和邻居一起报了警。他们还在婴儿房里找到了夫妇一岁半的孩子。

展开全文

之后,当地警局探长布鲁斯·休顿和探员立马赶到了现场。探长环视周围环境发现,这对夫妇家除了客厅有大量血迹,屋内并没有打斗的迹象,排除了入室抢劫等情况。

甚至,客厅里的电视还在放着节目,看来一切事发突然。

之后,在客厅沙发旁看得到一条由于拖拽留下的血迹,估计珍妮特和大卫情况不容乐观。随后赶来的鉴证人员发现,客厅椅子上除了血迹外,还有一团像人类脑组织的碎块黏着物,看来夫妇还活着的几率十分渺茫。

随着之后几天的紧张调查,警方得到了更多线索。

周边居民说自己17号看见了一对夫妇;结合谷物收购商说自己18号便打不通夫妇的电话,可以知道,案发的时间大概在17日晚间。

也就是说,报警时间和夫妇遭遇不测的时间相隔了5天。报警人欧文的妻子也提到,在17号晚上的时候,她好像听到屋外传来了三声枪响,当时没有引起重视,现在回想起来确实印证了夫妇的确在17日晚间遇害。

可是,另一个疑点是,夫妇一岁半的女儿萝切莉完全没有自小丸工具箱拖拽我照顾的能力的,案发5天内,这个孩子又为何能完好地生活着呢?难道是凶手于心不忍,所以没有伤害这个孩子?

如果夫妇在17日夜间已经死亡,那么很大可能有一个人曾在案发到报警这5天内,一直在照顾这个孩子。但由于在夫妇家中没找到任何有价值线索,夫妇也失踪不见,此案一度陷入僵局。

看到这里,你推测谁是凶手呢?

令人意想不到的是,经过了几次反转,案件终于在50年后真相才水落石出小丸工具箱拖拽

最后结局是,这名探长才是真正的罪犯。

他为了贪图钱财而杀了这对可怜的夫妇,并伪装了一系列不在场证据,完美躲过他人的怀疑,简直就是一个贼喊捉贼的故事。这个结果是完全出人意料的。

而这个骇人听闻的案例也告诉小丸工具箱拖拽我们这样一个心理原理,就是有时候我们容易产生一些 “思维定势”,会对某些事情有预判。 当你产生了各种预期之后,可能看到的线索也是那些能验证你预期的,而那些与预期不一致的线索被你忽略掉了。

人们都习惯认定一个预期罪犯,甚至很多时候警察、检察官这样的专业人士也会有这样的思维惯性,线索或推理也会尽可能地往预期结果靠拢。忽视了这个预期可能从本质上就是有偏差的,导致自己忽略了其他一些重要信息。

这也启示我们,在判断是非的时候,先看看自己的预期是否站得住脚,去意识到人的这种思维定势。

- The End -

作者 | 神奇小小

编辑 | 一粒米

第一心理主笔团 | 一群喜欢仰望星空的年轻人

参考资料:La Guardia, J. G. (2009). Developing who I am: A self-determination theory approach to the establishment of healthy identities. Educational Psychologist, 44(2), 90-104.

- The End -

作者 | 神奇小小

编辑 | 一粒米

第一心理主笔团 | 一群喜欢仰望星空的年轻人

参考资料:La Guardia, J. G. (2009). Developing who I am: A self-determination theory approach to the establishment of healthy identities. Educational Psychologist, 44(2), 90-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