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我们

小丸工具箱官方网站

小丸工具箱安装错误(小丸工具箱无法使用)

发布者:小丸工具箱发布时间:2022-07-13访问量:197

我们是错的

在鸡汤和成功学泛滥的今天,我们每天都看到各式各样的“真理”小丸工具箱安装错误

“可怕的真相!已震惊中央,不看后悔一辈子!”

“夏天一定要去湿气!中国人必转!”

“转完看小丸工具箱安装错误你头像,我试过了是真的!”

“已经被传疯了!删前快看!”

...

“可怕的真相!已震惊中央,不看后悔一辈子!”

“夏天一定要去湿气!中国人必转!”

“转完看你头像,我试过了是真的!”

“已经被传疯了!删前快看!”

...

再比如前段时间国内各大城市下暴雨,但是一段之前在日本福冈发大水拍摄的视频,却被当成在中国拍摄的新闻视频疯狂转发。

很多人可能会很自信的认为这些都是低级的谣言,自己完全能够辨别出来。但是别着急,接下来的三个测试可能会改变你的想法。

小丹尼这篇文章就谈谈:为什么在人人都在说真理的时代,小丹尼却说我们很可能是错的呢小丸工具箱安装错误

1. 不能看到信息

我们首先进行第一个测试:你能看出来史冬鹏身上的号码是多少吗?

展开全文

你可能很快就能得到答案:1405!

没错,而且你也可能意识到了:左半边关于今年里约奥运会“中国代表团被抢”的微博也是用来干扰你回答问题的,但是你却并没有被干扰到。

但是现在请不要再回看图片,回答另外一个问题:

“右半边图片是在哪里拍摄的呢?”

这下你可能很难回答出来了,即使是图片右下角明显写着“Beijing 2008”,而且刚刚就摆在了你的面前,你却没有看到。

为什么我们没有看到信息呢?原因主要有两个:

a. 专注也会导致意识局限。

b. 你所认为的干扰因素并不是决定性障碍。

a. 专注也会导致意识局限

我们总是强调要“专注”,这本无可厚非,但是过犹不及:专注也会导致意识局限。

比如在上面的测试中,你专注于我提出的第一个问题:“你能看出来史冬鹏身上的号码是多少吗?”却忽略掉了一些其小丸工具箱安装错误他信息。

再比如康奈尔大学心理学家Ulric Neisser的一个实验:让所有参加者专注看一段篮球队传球的视频,然后将参加者们分为两组,第一组给他们布置了任务:需要数出传球的次数。而第二组却没有任务。在视频中还会出现一个女人撑着伞在队员之间行走。

最后经过统计,第一组参加者因为全神贯注在数传球的次数,只有21%的注意到了撑伞的女人;而第二组所有人都注意到了这个撑伞的女人。

但是你可能会说:“小丹尼你这是误导,我就是'以问题为导向',就是因为专注解决问题,才忽略了信息。”

你说得没错,但是“以问题为导向”的前提是:你提出了一个好问题。

比如前段时间八达岭野生动物园老虎伤人事件,一些网友提出听起来都尴尬的问题:

“是不是应该不在野生动物园里养老虎?”

“如何把老虎驯化成不咬人?”

“老虎咬死人是不是应该处死?”

“是不是应该不在野生动物园里养老虎?”

“如何把老虎驯化成不咬人?”

“老虎咬死人是不是应该处死?”

小丹尼认为这件事本来就不是老虎的问题,可能换成以下问题会更好:

“如何让人们提高素质遵守公共秩序?”

“如何让野生动物园提供更好的保护措施?”

“如何让人们提高素质遵守公共秩序?”

“如何让野生动物园提供更好的保护措施?”

所以小丹尼这里的观点是:专注“以问题为导向”解决好问题是有必要的,但是当你可能在尝试解决一个无聊问题时,这时候跳出“专注”可以帮助你突破意识局限。

b. 你所认为的干扰因素并不是决定性障碍

什么是“你所认为的干扰因素并不是决定性障碍?”

比如在上面测试里,左半边关于今年里约奥运会“中国代表团被抢”的微博就是你所认为的干扰因素,但并不是你解决第二个问题“右半边图片是在哪里拍摄的呢?”的决定性障碍,决定性障碍恰恰是第一个问题“你能看出来史冬鹏身上的号码是多少吗?”

如果简单地说可以叫“声东击西”,但更深刻地理解在心理学中叫做“稻草人谬误”。

什么是“稻草人谬误”呢?

简单的说就是你歪曲了别人的观点,使你自己能够更加轻松的攻击别人。

比如有人说:“人为什么要吃饭?因为人不吃饭的话种粮食的人就会赚不到钱。” 看似这句话挺有道理的,但“种粮食的人会不会赚到钱”和“人吃不吃饭”是否相关呢?基本无关。当然,你可以争辩说在特定语境下这里可以有因果,但是你不能拿一个特定环境去解释一个普遍性问题。

再比如小丹尼说“国家应该投入更多的预算来发展教育行业”,隔壁老王回复到:“想不到你这么不爱国,居然想减少国防开支,让外国列强有机可乘!” 这里隔壁老王就犯了“稻草人谬误”的问题,这也解释了“抵制日货!阿里巴巴是日本控股企业,我们要抵制阿里巴巴和马云!”这些荒谬的言论。

再比如“柴静片子的数据都是造假的,所以大家不要听柴静的去关注空气污染!” 这让我想到了很早前的一个段子:“为什么我总争论不过一个傻×?” 答:“不要跟傻×争论,因为傻×会把你拉到同一个水平线,然后以丰富的经验打垮你。”

说完了我们“不能看到信息”,接下来我们谈谈“不能找到信息”。

2. 不能找到信息

接下来我们进行第二个测试,这个测试来自心理学家P.C.Wason的研究:

给你一串数列“2-4-6-8”, 请你猜一下符合 “2-4-6-8”数列的“特定规则”。你可以说出其他四个数字的序列,我会告诉你是否符合规则,但猜“特定规则”的机会只有一次。

很多人尝试的方法可能是:“4-6-8-10”?

答:“符合规则。”

“6-8-10-12?”

答:“符合规则。”

“1-3-5-7?”

答:“符合规则。”

“‘特定规则’是递增为2的等差数列!”

答:“错误”。

为什么错误呢?别担心,P.C.Wason的研究结果显示:89%的人都是这样猜出错误结果的。

正确答案是:任意四个递增的数字,比如“1-3-5-8”、“2-4-6-7”等数列也都满足规则。

大部分人刚开始猜想一个你确信的“正确答案”,就会去主动搜集“正确答案”的相关证据,然后证明自己是对的,却不会找反例去验证刚开始的猜想到底是否正确(比如去尝试“1-3-5-8”去验证刚开始的猜想)。

这个测试有一个正确答案,但是在现实世界中很少有决策会这样的简单明了。

可口可乐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可口可乐曾经在1985年更改过一次使用了99年的饮料配方,推出了“新可乐”,但这次尝试却是一场彻头彻尾的溃败事件,最终在花费巨大的人力、物力和时间成本之后,可口可乐又改回了原来的配方。

可口可乐为什么会出现这么重大的失误呢?

原因是陷入了一场自以为正确的自我论证过程中。

在1975年,百事可乐针对可口可乐发起了一场“口味挑战”,在随后的几年中,百事怂恿越来越多的美国消费者参加未标明品牌的可乐饮料口味测试,并不断传播人们更喜欢口味偏甜的百事可乐的结论,百事宣扬青春、激情、冒险的品牌精神,声称自己的产品口味足以担当起挑战经典与传统的重任,并引发了美国年轻一代的共鸣。

口味挑战导致可口可乐的国内占有率稳中微降,而百事却在缓慢而顽强的增涨。于是,可口可乐公司认为必须全面进入变革时代,其突破口便是数十年来神圣不可侵犯、但如今已不适应时代的饮料配方。

为此,1982年可口可乐开始实施代号为“堪萨斯计划”的行动。2000名调查员在十大城市调查顾客是否愿意接受一种全新的可乐。问题基本都和口味相关:

如果可口可乐增加一种新成份,使它喝起来更柔和,你愿意吗?

如果可口可乐将与百事可乐口味相仿,你会感到不安吗?

你想试一试新饮料吗?

如果可口可乐增加一种新成份,使它喝起来更柔和,你愿意吗?

如果可口可乐将与百事可乐口味相仿,你会感到不安吗?

你想试一试新饮料吗?

调查结果显示:“一半以上的人认为以后会适应新可口可乐。”在这一结论的鼓舞下,可口可乐技术部门在1984年终于拿出了全新口感的样品,新饮料采用了含糖量更高的谷物糖浆,更甜、汽泡更少,柔和且略带胶粘感。在接下来的口味测试中,品尝者对新可乐的满意度超过了百事可乐。

为了万无一失,可口可乐又掏出400万美元进行了一次由13个城市的19.1万名消费者参加的口味大测试,在众多未标明品牌的饮料中,品尝者仍对新配方“感冒”,“新可乐”以61%比39%的压倒性优势战胜“旧可乐”。

看到这里,大多数人都可能认为调查人员没错啊,有充分的数据支撑可口可乐可以更改新配方,为消费者提供全新的口味了。

但是在“新可乐”推出后,市场反馈说得算。可口可乐收到了数百万人的抗议,大多数的美国人表达了同样的意见:“可口可乐背叛了他们。” 当初超过半数认为“新可乐”口味很好的消费者,在“新可乐”真正推出一周之后,只剩下17%的人支持“新可乐”。

百事可乐关注口感,可口可乐的高层也就把口感作为目标,随后的调研测试和配方修订,一切似乎都证实了口感确实是问题所在,就像我们的测试中“1-3-5-7”确实也符合规则。

但是可口可乐并没有尝试收集反面证据:“也许关键问题并不是口感?可能是品牌精神?”就像测试中我们并没有尝试“1-3-5-8”等数列,而是陷入了一场自以为正确的自我论证过程中。

(p.s 小丹尼在上一篇文章中提到的麦当劳也犯了类似可口可乐的错误,感兴趣的可以看:)

这里小丹尼所说的“自以为正确的自我论证过程”,和紫牛基金张泉灵老师在《罗辑思维》节目中所说的创业者经常遇到的问题是“痛点不痛”,有异曲同工之处,感兴趣的读者可以去听一下。

3. 不能利用信息

很多人在做出重要决策时,会忽略一些本可以利用的宝贵信息。

接下来我们进行第三个测试,改编自卡耐基梅隆大学Don Moore教授的实验:

假如有一家公司根据预期估价,最低价值500万,最高价值1000万,这家公司有三位创始人拥有等量股份(虽然不合理),而且对他们公司的价值意见不统一,如果你打算收购它,你将如何报价?

好了,现在你可以回想一下自己是否忽略了以下两个问题,而这两个问题对你的报价结果影响巨大:

如果三位创始人之间有协议,是只有三人都同意某个价码时才会出售公司,还是只要有三个创始人中任何一个都可以强制出售公司(除非其余二人以相同价格买下此人股份,假设你已经肯定没人有这个实力)?

三位创始人各自的保底价值分别是多少?假定三人售出公司的保底价格分别是600万元,700万元和900万元。

显然,如果你了解了以上信息,你的报价会变化很多:如果必须三人都同意某个价码才会出售公司,你会报价900万元;如果只要有三个创始人中任何一个都可以强制出售公司,你只会报价600万元(只从利益角度出发,我们不考虑照顾其他创始人情绪等因素)。

我们为什么会不擅于利用他人信息?

因为我们会过于看重自己的重要性、高估自己的价值,却容易忽视他人的重要性。

比如当你让团队里所有人为“自己对团队的贡献占比”打分时,所有结果相加往往会远远大于100%。但是如果你换一个问题:“对于团队成就,团队里每个成员贡献了多少百分比?” 这样,由于私心导致的虚报就会大幅减少。

还有的时候即使我们利用了信息,也是利用了有害信息。我们常常说“温水煮青蛙”,其实我们也很经常成为那只青蛙。

为什么我们经常成为那只青蛙呢?

因为我们经常明知道哪些做法是对的、哪些是错误的,却抱着“试一下也没事”的想法或者被利益所吸引,选择尝试了错误的做法,造成一发不可收拾。

就像“颠覆式创新”理论发明者Christensen教授所说:

“我一直认为让人做到99%,比让人做到100%要难。”

“我一直认为让人做到99%,比让人做到100%要难。”

这种说法看似很反常,但我们在生活中经常遇到类似境况。

比如在你艰辛的减肥过程中,让你偷吃一口烤串或火锅等美食然后立刻停止,比让你一直坚持吃健康餐要难。再举一个类似情况更严重的例子,让一个戒毒者尝一口毒品再停下,比让他一直远离毒品要难。

再比如去年的大众汽车尾气丑闻,采取欺骗检测试图蒙混过关,就是从2008年刚开始小范围尝试在柴油汽车上安装复杂的电脑软件,该软件可以根据轮胎的位置、车速、发动机运行状态和气压等参数自动判定汽车是否处于尾气检测状态。

在发现这种软件可以蒙混过关之后,大众便更大范围使用并“优化”了这种软件。只要打开这种软件,当车前轮位于测力计上时,测试模式便会自动开启,使得测试时的尾气排放控制在合法范围内,然而正常上路行驶时,其尾气便仍未超标10到40倍。最终在2015年丑闻被曝光,后续的事情大家也都知道了。

说了这么多我们为什么经常是错的,小丹尼并不是一个悲观主义者,在指出问题后一定会再给出解决方法:

方法一:怀疑常识

方法二:寻找反例

方法二:分解问题

方法一:怀疑常识

“常识”是我们突破有限意识的最大障碍,很多看似合理的政策其实缺乏论据。

比如在美国公立小学和中国小学都有着类似的“留级制度”,即如果一个小学生成绩不能达标,他将不能进入下一年级。美国前总统Bill Clinton还公开发表过演讲支持这个制度:“如果我们的孩子没有掌握必要的技能,我们不会偏袒他们让他们顺利进入下一年级。”之后的总统George W.Bush也持同样的观点。

你可能也认为“留级制度”符合常识,但事实上这种制度真的合理吗?

事实上,已经有超过55篇已发表的研究结果显示,小学生“留级制度”只会带来负面影响,而没有一项严谨的研究表明有正面效应。

“留级制度”会造成哪些负面影响呢?

学校里积累了越来越多的留级生,学生在校的平均就读年限延长,需要更多的师资和其他资源来保持正常的运营;同时,留级生往往考试分数越来越低,辍学率逐年上升;另外,留级生经常心怀不满,欺负同班同学,再加上留级生数量越来越多,老师根本管不过来。

再比如昨天收到的读者留言中,也有读者因为刚开始没有“怀疑常识”,差点错过了一个好的选择。

所以,当你认为这是常识的时候,请你怀疑这个常识真的成立吗?

方法二:寻找反例

第二种方法是主动“寻找反例”,就像在测试二中我们尝试“1-3-5-8”非等差数列来测试规则。

说来简单,但是在工作中我们常常忽视这个环节。

比如有一种流传很广的说法是“别让领导做问答题,要让领导做选择题”,所以当一项提案已经放到了管理者办公桌上时,往往是已经设计成了建议,还有大量的正面数据支撑。

确实,管理者必须靠别人为自己整理一些数据,但同时也必须质疑缺乏反例证明的情况,这并不是“找茬”,而是一种证明结论的必要措施。

所以如果你看到的建议都没有反例数据,这时你就需要亮起红灯,警惕有限意识的形成。

方法三:分解问题

为什么要将问题分解呢?

分解问题可以帮助搞清楚相关信息的所有来龙去脉。

举个例子。

弗吉尼亚大学心理学家Tim Wilson做过这样一个实验:让一些参加者自己预计,在自己最喜爱的足球队赢球或输球之后的三天内,自己的心理状态如何?结果是95%的人认为自己开心还是不开心,取决于比赛的结果如何。

但是当研究人员让这些参加者罗列出比赛之后三天内将会发生的其他十多件事,他们就会发现自己是否开心不太可能由比赛结果而定,最后只有17%的人依然坚持自己开心还是不开心,取决于比赛的结果如何。

换句话说,通过“分解”情景,让大部分人意识到了一些容易了解、但之前没有加以利用的信息。

这篇文章很可能也是错的

说了这么多,为什么小丹尼说“这篇文章很可能也是错的?”

不光是这篇文章很可能也是错的,小丹尼之前所有的文章可能都是错的。

为什么这么说呢?

就像混沌研习社李善友教授分享的“世界是非连续性的”,简单说就是世界是不断变化的,我们所默认假设的“通过过去经验,来指导未来”也是不成立的,所以小丹尼总结的方法论也不是万能药,我也从来不奢求我所讲的绝对适合你的问题,而且写文章也不像小丹尼为我的客户所做的定制化咨询项目。

你可能会问:“那我看你的文章还有什么用呢?”

最大的作用是你每看到一个观点,就为你的“头脑工具箱”又增添了一个工具。

当你遇到一个新的问题时,你不会束手无策,而是从你的“头脑工具箱”中迅速筛选和评估其中工具的可行性,可能最终结果是你在“头脑工具箱”翻到的改锥、螺丝刀或是扳手都不是最合适的,但总比你两手空空要好多了。

而且这个世界本来就是需要矛盾观点共存的,就像一把“头脑工具箱”中的羊角锤。

比如在本文“测试一”中你需要专注,就像羊角锤圆头砸钉子的一边,通过砸钉子使一点受力;但是专注会导致你意识局限,所以有时候需要跳出专注,就像羊角锤V型的另一头用来起钉子。

一张图总结

为了避免你看完文章就忘记关键点,小丹尼“一张图总结”方便你可视化记忆,方便以后再次回顾。

小丹尼其他文章

认知营销:

策略执行: